查看原文
其他

“流水线”之外,K12教育的选择

2016-09-09 王可越 新思课


今年夏天,我的朋友,也是位家长,向我抱怨:“我当今中国基础教育非常不满……学校的做法都是错的!他们就是要制造一颗螺丝!”

在中国,K12教育(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)的鸿沟正在拉开。在大中城市里,这样的鸿沟并不完全建立在财富之上,更体现了教育方法、路径以及观念方面的分歧。

新生中产阶级家庭,对“流水线”——标准化教育的怀疑前所未有。他们越来越倾向于尝试一些“非标准化”的教育方式。不过,更多家长左右摇摆,对新思潮保持审慎,担心自己的小孩“变成另类”,或被“时代的步伐”甩得太远。



家长希望孩子成为小超人,又担心过于另类


走出学校的流水线,K12教育有什么选择呢?

近十年来,除了精英化的国际学校之外,先后兴起的教育方式有:在家上学、读经私塾、教会学校。还有越来越多的华德福学校,以及创造力课外教育。


在家上学


一位家长告诉我,他朋友的小孩,小学都没上几天,就是到处旅游、学习,初中、高中同样如此。“小孩在家学习,可以不用跟别人攀比,不用陷入模式化,孩子自有主见。”他告诉我。“教育效果不错,很有想法。”

选择“在家上学”的家长通过“在家上学联盟网”、“在家上学qq群”交换教育信息,也经常集体决策,聘用合适的老师,众筹授课,也有家长亲自上阵,单独培养。



郑渊洁在家培养儿子


据统计:家庭选择在家上学的前五位原因依次是:“不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”(54.19%)、“学校教学进度过慢”(9.50%)、“孩子在学校没有得到充分尊重”(7.26%)、“孩子厌倦学校生活”(6.07%)以及“宗教信仰的原因”(5.59%)。

家长普遍的担心:孩子缺乏与同龄人接触,不够“合群”。不过,郑渊洁的儿子郑亚旗,并没有不正常。也能够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趣味。反对者说:郑亚旗是无法效仿的个案。


华德福


华德福(Waldorf Education)1925年创立于德国,近百年来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(全球60个超过1000所学校、2000所幼儿园、530所特殊教育中心)华德福具有明显的二十世纪初的德国哲学色彩,强调个性化与自然感受力,认为人格的培养应优先于知识,强调对儿童共情以及宽容、自由。鼓励家长“望子成龙不如望子成人”。同时主张回归乡土,保持觉察和自主行动力。



华德福重视以家庭为基础的教育


华德福入华十二年以来,已成燎原之势。家长将华德福运动称之为“教育自救”。我朋友让孩子一直呆在华德福学校,每班十五人。

她告诉我:“我也曾经犹豫过,但是看到孩子快乐。我就坚定了……华德福让小孩自由,引导儿童建立自我观念,从小独立思考人生:我是什么样的人,该如何对待生活?而很多小孩,他们还没有长大,心就已经死了!”

当我问到以后的打算,我这位朋友表示:坚定地相信华德福,愿意孩子活在当下。谈到非主流的风险,她反问:“所有的选择都有风险!不是吗?”


中式私塾


大城市里的当代私塾赶上了国学复兴的潮流。近年来“全日制私塾”不断涌现,语文教材四书五经,英语教材选择莎士比亚文集。中式私塾的普遍教学理念是:在理解之前,就要熟背。教学以”诵读经典“为主,不解释句意。



私塾主张背诵原文,不解释词句意思(网易)


 我有亲戚的孩子加入中式私塾,八九岁就已经能不间断地背诵《道德经》。大一点的孩子面对未来的质疑,会引用经典回应:“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。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”

豆瓣上《读经少年的来信》描述了第一代私塾学生的状况与困惑。“读经少年” 的老师们告诉他:只要背会中国经典,你就可以直接去哈佛做教授。该少年会用梵文背诵《楞严经》,会全本背诵二十万字经典内容,曾经相信“诵诗三百,授之以政”,却在现实中找不到位置。

中国式背诵不留后路,相信经典长期的、潜移默化的“植入效应”。但如此华山一条路,看起来十分惊险。


创造力教育


作为美国核心课标的STEM(即科学S、技术T、工程E与数学M)开始逐渐进入中国。该体系强调跨学科复合型知识的综合应用,在做中学。以学生为主角,强化趣味性与参与感,目标是学生既有创意能力,又有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。

美国流行的探索性”远征式学习“(Expeditionary Learning)近两年也在中国传播。“远征学习”围绕学生的探险之旅展开,通过交互式辩论、项目式方法完成模块化课程的学习。通过与“提供冒险和意外”的学习情境,学生们可以在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能力、价值、激情和责任。

无论STEM还是远征,教师的任务不再是讲授知识,而是如何将信息转化为体验。学校的核心价值提供现场的体验性。



D Sailor:自己动手动脑,用塑料瓶造帆船


今年夏天,新思课团队结合设计思维、STEM以及远征学习的综合方法,首创并在青岛推出了“D Sailor扬帆创玩营”。7-11岁的孩子们在六天中,既学习驾驶帆船,又尝试用矿泉水瓶和木料自己制作一艘帆船。参与两期创玩体验的学生四组30人,在教练的引导下,自主设计,分别造出了四艘能出航的帆船。


通过课程实践,我们也在反思:短期创新课程是否真正起到效果?当学生们回到学校的“现实”,又会恢复到学习知识的“常态”。如何巩固成果?我们的创新夏令营,强调创造性能力(观察、提问、动手、团队协作等)培养,而目前主流小学程,扔以知识教育为主,让小孩对老师言听计从——显然与培养青少年创造力的目标背道而驰。


不走寻常路的挑战


远离流水线,个性化教育的魅力与风险均来自于“与众不同”——选择了不一样的快乐,也要承担不一样的风险。

首先,个性化教育对师资要求高。开放性的课程对师资要求比普通教学更高(好比中医的要求比西医更高)。相应的教学条件、“生师比”也需要满足一定条件。

其次,评估方法的差异,使孩子面临矛盾的状况。例如,个性化教育需要解决与公立学校对接的问题。

第三,批量化教育,仿佛通过ISO9000认证的生产线,缺乏特点,但保持“及格”水平。个性化教育鼓励学生发展特殊性格。不过,这也需要学生和家长具有“异于常人”的勇气。




也许家长们为当年自己缺乏探索精神而感到后悔,也许对流水线教育感到反感。与此同时,放着”阳关大道“不走,改走”独木桥“,让家长们感到忐忑。



死亡诗社今何在


谈到K12教育,不得不谈一谈电影《死亡诗社》(dead poets society)。影片中的基廷老师是个创新的“另类”。第一堂课上,他带着学生们看老照片,让学生去聆听死者的声音,告诫学生及时行乐。他要求学生将文学课本的“错误”序言撕掉,并鼓励孩子们站上课桌——因为角度不同,世界不同。



站在桌子上,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。


基廷老师告诉孩子们:

你们必须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,因为你越迟开始寻找,找到的可能性就越小。Boys, you must strive to find your own voice. Because the longer you wait to begin, the less likely you are to find it at all。

做一个世界的水手,游遍所有的港口。

To be a sailor of the world, bound for all ports。

你们用不着表演,完全为你自己。You don't have to perform. Just make it for yourself。


基廷的自由教学让学生们思考属于自己的爱好与前途。不过最终,非主流的基廷被迫离开学校,但他已经在学生们心中留下了探索的种子。


k12,未来的可能性


平克·弗洛伊德乐队的著名歌曲《墙上的另一块砖》(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)唱道:


“我们不需要教育,不需要思想控制。教室里没有黑话,老师们离孩子们远一点!”

We don't need no education / We don't need no thought control

No dark sarcasm in the classroom / Teachers leave them kids alone/Hey teacher leave them kids alone




我们一直疑惑:新一代的教育,为了改变世界?还是学会适应,被世界改造?

《墙上的另一块砖》代表了对现代流水线教育的反思潮流。当代教育回到“再启蒙”:让学生们通过探索,建立独特的自我。而BBC的系列纪录片《中国学校》引发了激烈的讨论——中西教育理念很难融合,更别说达成共识。在多元化的时代,无论华德福、私塾,还是创造力教学,都没有确定的重点和标准答案。


MOCK与可汗学院联合调查表明:中国家长最重视的教育目标,是让孩子找到个人兴趣和特长,最重要培养的能力则是“独立思考”。35%的家长有送孩子去海外的意愿。调查结果体现了城市家长对K12教育预期的总体变化。随着中产阶级教育认知的改变,以及购买力的提升,流水线之外K12教育也迎来了多元化发展的最佳时机。

越来越多教育产品不断涌现,专业机构参与其中。对“骑墙派”的中国家长来说,也可以寻求中庸,选择不那么激进的补充方案。




梭罗写道:“我到林中去,因为我希望谨慎地生活,只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,看看我是否学得到生活要教育我的东西,免得到了临死的时候,才发现我根本就没有生活过。”

西方教育思想开始回到梭罗,回到人本主义。中国家长想要孩子过真实而具有创造力的生活,却为“与众不同的选择”捏一把汗。

扪心自问,当我们为《死亡诗社》喝彩时,是否能够承担“发现自我”的风险?



作者:

王可越,  中国传媒大学教师,博士,从事创新教学及艺术研究。


原创文章,转载及其他有关本微信服务内容的知识产权事宜,请联系d_thinker@sina.com




王可越撰写的其他文章:

Aha!这才是洞察!

从凤凰到数字魔兽:Remix混流的盛宴

唯有真实体验才是要紧的——从个人体验到体验经济

我在读空间,空间在写我,如今我们重构空间

从玩儿开始,以无用告终 ——媒介、艺术及创新札记

9999把椅子,屁股下的创新

创新炼金术,孕育神奇的连接

我的观察之旅

垃圾之歌——美国街头艺术的发现

火鸡与原始人的创新决断

有人夸奖你的作品很经典,请当作骂人话

50天50个设计挑战:走出去,让手变脏

设计思维,遭遇真实的世界

孙悟空, D-THINKER




每个人都有创造力

感谢您关注“新思课”
每周五更新内容
微信号:d_thinker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